100人浏览 2024-12-08 08:33:32
杜宾犬最初是德国专门培育出来用于守护家园的守卫犬,超强的护卫能力是它主要的魅力。而后,它又被赋予送信犬、护卫犬和搜索犬的职责。它的果敢、智慧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杜宾犬源自德国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但在讨论它的时候,人们却总把德国与美国挂在嘴边。这是因为,德国杜宾犬的发展,离不开美国的引进者和繁殖者。
美国杜宾犬俱乐部(DPCA)于1921年成立。采用1920年的德系标准,但当1925年新的德系标准公布以后,特别用强调的语言指出它凶猛的性格时,美国人犹豫了,尽管在十年以后美国人才有了自己的美系标准,那时的DPCA停留在1920年的标准上。
欧洲杜宾
在1925年的德系标准里提到:忠诚的、无畏的、勇敢的、极端的警卫犬,这个犬种表现出自然的、凶猛的性格和极高的智力,抛开它凶猛的性格,杜宾犬是具有非常高的服从性而且非常容易接受训练。
美系杜宾
它对气味的感觉非常敏感、具有非常好的忍耐力,是很好的家庭犬、伴侣和保护者。
杜宾犬在美国的表现却使人日渐担忧。
德系粗暴好斗,在公众场合必须佩带口罩,这一点明确了杜宾是ONE--MAN DOG,除主人以外无人能碰。
但在美国它的好斗性早已不被接受。对杜宾犬明显的分歧出现于1935年的8月份。当DPCA制订出自己的标准时,改写了德系标准,特别在性情这一方面。美系标准仍然包括这个词“好斗”但新加上了缺陷“羞涩和粗暴”同时也除去了德系中的描述“对陌生人的不信任感”。
1935年的美系标准是这样形容杜宾犬的性格的:“精力充沛、警戒的、坚定的、敏捷的、忠诚的和服从的、无畏的、好斗的”
在1942年DPCA则彻底取消了这两个词“好斗”和“凶暴”这一杜宾犬性格的一部分,取而代之的是把“羞涩”作为它性格的主要缺陷。在1948年DPCA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宣告如果杜宾犬出现凶暴的,羞涩的表现,它将被取消参赛资格。这是DPCA做出的跨时代的一步,要知道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犬种在此前有这样的规定。
德国人对杜宾犬的育种是严格控制的。德国人严谨的作风注定他们培育的杜宾犬是十分注重功能性的。近年以来德国人也不赞同太过凶猛的性格,他们想保留多伯曼先生培育的杜宾犬的强壮的外表,他们希望他们的犬种在护卫上表现出绝对地冷酷和勇气;这也作为他们的育种目标之一。
德国杜宾犬协会规定只有通过(ZTP)的杜宾犬才能被配种。
ZTP包括三个方面:1.形态测试 2.性格测试 3.护卫考试
然后还要同时要求具有工作犬的工作证书(working certificate),至少要通过护卫犬一级考试(Schutzhund)。这样的狗才能被用来配种。再一次强调德国人对杜宾犬工作能力的重视。
德系与美系的不同标准
美国人喜欢创造,总是坚持自己的个性,当然对犬类育种也不例外。任何一个犬种到美国,美国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调整犬的外观或其他。
1.它们的拼写方法
德系继续使用杜宾犬的创始人dobermann的拼写方法,在最后有2个n。而美系使用doberman这个拼写方法,后面只有一个n。如果使用这两个拼法到网上查,搜索到的将是不同的杜宾犬。
2.体重与身高
它们相差不多,美系公犬为66厘米~71厘米,德系允许公犬的身高稍稍高于73厘米。美系对杜宾犬的重量没有规定。而德系规定公犬40公斤~45公斤,母犬32公斤~35公斤。
3.肩胛骨与上臂角度
美系杜宾犬肩胛骨水平夹角为45度,与上臂的夹角为90度。德系杜宾犬肩胛骨水平夹角为50度到55度,与上臂的夹角为100度到110度。
4.大腿骨与胫骨角度
美系大腿骨与胫骨的夹角大于90度,德系大腿骨与胫骨的夹角为130度。
5.跗关节与胫骨角度
美系跗关节与胫骨的夹角大于120度,德系跗关节与胫骨的夹角大约为140度。
6.颜色
美系承认黑色、红色、兰色、伊莎贝拉棕色的杜宾犬。德系只承认黑色和红色的杜宾犬。
以上几点是德系与美系标准明显的差异,还有一些是很多爱好者总结出来的,我们不妨也看看,除了详细的数字外,从外表如何区分德系与美系杜宾。
1.德系的背部要比美系短。
2.德系的面颊厚重,美系的面颊修长,偏窄(包括吻部)。
3.德系的脖子厚实,略微粗短,美系的脖子秀丽细长。
4.德系的前驱相对来说比后驱厚重,有点“前重后轻”的感觉。美系的前后驱相对比较平衡。
如果你是一个有冒险精神的人,并希望你的狗愿意陪你做任何事
如果你想参与护卫犬训练
如果你需要一只狗保护安全(例如住的偏远)
如果你喜欢强壮有震撼力的外观
—— 德系杜宾是你的菜
1、给猫咪足够的适应时间把猫咪接回家后,这里对猫咪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你可以把猫咪带到它的新房子。现在你的家庭成员们可能都会想马上见到它,但是你应该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这可能会吓到它的!为了让猫咪更快熟悉新的环境,请不要强迫它跟你玩耍,不要限制它的自由,给它足够的时间来熟悉环境和新主人,与猫咪
越来越多朋友加入养猫的队列中,资深铲屎官总结了一份养猫指南,供大家参考~接奶猫回家的当天,要第一时间带它熟悉猫砂盆的位置。如果因为刚换环境害怕乱拉乱尿,千万不要大声训斥它,把擦过尿液的纸巾扔进猫砂盆,再把猫猫放进去即可。小猫熟悉环境的阶段会先找个地方藏起来,例如沙发桌子底下等较隐蔽的地方,慢慢和它们
猫咪刚到家的表现猫咪刚到家需要一个适应期,会出现夜间叫唤,躲在角落不出来,偶尔随地大小便,甚至出现绝食等情况,请铲屎官给予耐心,猫咪此时缺乏安全感,做了坏事不要责怪,以免猫咪对铲屎官产生戒备心理。 用包容心对待猫咪,为以后亲密关系打下基础。 猫咪刚到家的几大表现: 躲在角落想吃又不敢吃东西。躲在角
今天给各位新手铲屎官准备了一份比较全面的养猫指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各位家长预订或者领养猫咪,在猫咪到来之前需要对养猫、准备猫咪生活必需品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接猫前的准备:保持家中干净整洁,最好选择比较通风的位置预备给猫咪做个固定的窝窝,独居住宅注意庭院门宠物猫属于家养猫不适合野外放养,即使田园猫宠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想拥有一只萌萌嗒喵星人光是想象一下忙碌一天回到家中一边揉猫一边听TA满足的呼噜声就被萌得一脸血,整颗心都化了什么疲劳烦恼简直一扫而空呀那么,想要养一只新的猫咪我该从哪里开始呢?!很多猫友会选择从猫贩或宠物店预定小猫。太小离开猫妈妈会有健康隐患:幼猫本身抵抗力就弱,而且要每天定时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