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浏览 2024-08-25 08:17:44
据很多老人说,他们在小的时候见过一种名叫“鸡冠蛇”的剧毒蛇类。它们身长数尺,叫声如母鸡“咯咯咯”,能够直立上身,还会腾空飞行,而且性格暴躁,见到人就要追着人咬。在攻击的时候,它头上的鸡冠还会由红色变为紫色。
更神奇的是,传说它们还能像眼镜蛇一样喷射毒液、毒雾。我们知道世界上毒蛇有650多种,但能够将毒液直接喷射出体外的只有眼镜蛇一族。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眼镜蛇都能喷毒,真正拥有这种技能的也不过是莫桑比克喷毒眼镜蛇、缅甸喷毒眼镜蛇、苏门答腊喷毒眼镜蛇、菲律宾喷毒眼镜蛇等十余种。
其中体型最大的是“阿氏喷毒眼镜蛇”,其身长可达到2.75米,射程3米左右,每次喷射的毒液可以杀死15个左右的成年人。但上面说的眼镜蛇,没有一种诞生在中国,而且就这毒性跟鸡冠蛇一比简直小巫见大巫。根据传说,鸡冠蛇喷的不仅仅是毒液,更是毒雾。不明所以的人会把它误认为是一团烟,结果走上前去吸上一口就会立刻毙命。
有人说了,这不成了蛇精了吗,那还不如先下手为强,直接把它们全灭了不就行了吗!咱们这些凡人啊,还真灭不了。因为这蛇的跳跃力十分惊人,它跳得比你高时,就会瞬间对你展开攻击。被它咬中的人基本都只有一命呜呼的份儿。所以,咱也别不自量力了,这民间传说记载,遇到鸡冠蛇甭多想,脚底抹油,开溜才是上策。
可能有人会说了,这不是没影的事么?我见得多了,毒蛇也见过不少。从小到大压根就没见过什么鸡冠蛇,这准是哪个民间造谣的网络谣言,基本跟什么瘦长人、裂嘴女一样,属于毫无根据的都市传说吧!没什么可信度。
这么想倒也没错,问题是这鸡冠蛇的记载,可是在我国历史文献上多次出现的,最早可追踪到我国的唐朝。在唐末五代十国的时候,杜光庭所撰写的著作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鸡冠蛇,头如雄鸡有冠,身体大概一尺多长,粗大约几寸,被这种蛇咬中的人,基本都是必死无疑。书中还特别记载了会稽山下就有这种毒蛇。
会稽山位于浙江绍兴,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就来过会稽山,这里还有大禹的陵墓。后来更是越王勾践的流亡之所。在古书《孟子·滕文公下》就有记载: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定所。也就是说在上古尧舜时代,这中国大地上到处是洪水泛滥,这毒蛇猛兽也是遍地都是,由此看来,这鸡冠蛇没准还是上古神兽呢!
而且这种蛇不光中国有,古罗马老作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一书中也记载了类似的生物,并说这是一种产自罗马行省昔兰尼加的蛇,头部有一个白色斑点,就像带着王冠一样,而且说这种蛇是蛇王,其他所有蛇见了它都是转身就跑。普林尼还特别强调了这种蛇的毒性,就连它的呼吸都能让草木枯萎、岩石碎裂。而这种蛇唯一害怕的就是臭鼬。因为臭鼬释放的臭气对它来说是致命的。看来这毒蛇也得以毒攻毒!
到了1607年,英国作家爱德华·托普赛尔,也在《四足兽的历史》中介绍了这种蛇,并且画了一幅插图,他画的鸡蛇,就是长得像普通的蛇,只不过头上多了一个鸡冠子和一对翅膀。可见这鸡冠蛇的传闻,也是历史悠久啊!
但是说了这么多,至今为止人们连一条鸡冠蛇的照片都没有。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存活了上千年的物种,数量不可能少到我们完全发现不了,所以如果鸡冠蛇存在的话,它们一定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就算鸡冠蛇毒性再高,能耐再大。咱活得抓不到,总能见到死的吧!再不济,这蛇都是蛋孵出来的,真要有鸡冠蛇,那它的巢穴和蛋又在哪呢?
所以说这鸡冠蛇压根就是无稽之谈,但鸡冠蛇的传说是怎么来的呢?
一般来说,与鸡冠蛇最为相近的生物就是虎斑颈槽蛇。这种蛇脖子后面赤红若火,身上有好几种颜色交错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甚至是寒冷的黑龙江地区也能存活。但它天生就没有前沟牙,毒腺和毒牙之间没有联通的导管,毒液只能通过肌肉释放,且排毒量仅为11.8毫克,外加它性格温顺,基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因此,就算咬了人也几乎没有致命的杀伤力。
不过说到鸡冠蛇,还有一种动物,不仅长得像鸡冠蛇,连俗名都一样,它就是有着“马鬃蛇”“鸡冠蛇”之称的变色树蜥。
这种蜥蜴广泛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中国的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而且主要生活在80-2000米海拔的地区,因此经常被人发现也就可以解释得通了。而且变色树蜥爬行时常仰着头,能从这一树枝跳至另一树枝上,以及会变色的诸多特征都与鸡冠蛇比较吻合,让人觉得它们一定就是鸡冠蛇的原型了。由此可见,鸡冠蛇或许真的不存在,只是人们根据想象塑造出来的怪物。
那么既然是并不存在的生物,为什么千里之外的欧洲人也有类似的记载呢。这就要从欧洲人的宗教习惯说起了。
早在圣经当中就有记载:伊甸园中毒蛇诱惑亚当和夏娃吃下禁果,所以蛇一直被欧洲人视为不祥之物。
而公鸡的形象一直比较正面,13世纪受到罗马天主教影响,人们相信公鸡可以通过鸣叫保护人类,并且拥有驱散邪恶的力量,怎么会跟蛇搞到一起去了呢?这是因为公鸡非常好斗,而且跟蛇一样也是卵生,中世纪的欧洲科技不发达,很多人比较迷信,他们相信公鸡蛋如果被蛇孵化了,就会产生鸡蛇,也就是我们中国说的鸡冠蛇。而这种生物既有公鸡的强大又有蛇的残忍,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蛇中之王。
总之,目前我们既没有发现活着的鸡冠蛇,也没有出土过一块鸡冠蛇的相关化石。网上几乎所有的照片都是后期制作的。鸡冠蛇的传说也缺乏有力的科学根据,很有可能是人们想象中的产物,所以大家还是要相信科学,不要盲目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1、给猫咪足够的适应时间把猫咪接回家后,这里对猫咪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你可以把猫咪带到它的新房子。现在你的家庭成员们可能都会想马上见到它,但是你应该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这可能会吓到它的!为了让猫咪更快熟悉新的环境,请不要强迫它跟你玩耍,不要限制它的自由,给它足够的时间来熟悉环境和新主人,与猫咪
越来越多朋友加入养猫的队列中,资深铲屎官总结了一份养猫指南,供大家参考~接奶猫回家的当天,要第一时间带它熟悉猫砂盆的位置。如果因为刚换环境害怕乱拉乱尿,千万不要大声训斥它,把擦过尿液的纸巾扔进猫砂盆,再把猫猫放进去即可。小猫熟悉环境的阶段会先找个地方藏起来,例如沙发桌子底下等较隐蔽的地方,慢慢和它们
猫咪刚到家的表现猫咪刚到家需要一个适应期,会出现夜间叫唤,躲在角落不出来,偶尔随地大小便,甚至出现绝食等情况,请铲屎官给予耐心,猫咪此时缺乏安全感,做了坏事不要责怪,以免猫咪对铲屎官产生戒备心理。 用包容心对待猫咪,为以后亲密关系打下基础。 猫咪刚到家的几大表现: 躲在角落想吃又不敢吃东西。躲在角
今天给各位新手铲屎官准备了一份比较全面的养猫指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各位家长预订或者领养猫咪,在猫咪到来之前需要对养猫、准备猫咪生活必需品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接猫前的准备:保持家中干净整洁,最好选择比较通风的位置预备给猫咪做个固定的窝窝,独居住宅注意庭院门宠物猫属于家养猫不适合野外放养,即使田园猫宠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想拥有一只萌萌嗒喵星人光是想象一下忙碌一天回到家中一边揉猫一边听TA满足的呼噜声就被萌得一脸血,整颗心都化了什么疲劳烦恼简直一扫而空呀那么,想要养一只新的猫咪我该从哪里开始呢?!很多猫友会选择从猫贩或宠物店预定小猫。太小离开猫妈妈会有健康隐患:幼猫本身抵抗力就弱,而且要每天定时喂食,